名中医姚逢春谈慢性咽炎的中医辨证治疗
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。祖国医学统称之为“喉痹”。局部病理变化主要为咽黏膜层充血,黏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,黏液腺肥大,分泌亢进。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,如干燥、发痒、灼热、微痛及异物感,一般无疼痛,全身症状不明显,查咽部呈暗红色,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。慢性咽炎病变部位特殊,病因复杂,症状顽固,西医大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或辅以地塞米松及复方硼砂溶液、呋喃西林漱口液等。但疗效不佳,而且易反复发作。
西医治疗此病疗效欠佳,而中医治疗此病有明显优势,现将临床上使用多年的两则单验秘方介绍如下,患者可酌情选用
中医辩证治疗:
1.阴虚肺燥
咽喉干疼、灼热,多言之后症状加重,干咳少痰,口干不欲多饮,午后及黄昏时症状明显。咽部充血呈暗红色,粘膜干燥,或有淋巴滤泡增生。舌红,苔薄,脉细数。
[治法]滋阴清热,清利咽窍。
[方药]养阴清咽汤或养阴清肺汤合二至丸加减:南沙参
2.痰热蕴结
咽喉不适,因受凉、疲劳,多言之后症状较重。咳嗽,咯痰粘稠,口渴喜饮。咽粘膜充血呈深红色,肥厚,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。舌红,苔黄腻,脉滑数,
[治法]养阴清热,化痰活血,舒利咽窍。
[方药]清痰润咽汤或养阴清肺汤合消瘰丸加减:全瓜萎
3.肺脾气虚
咽喉不适,但不欲饮,咳嗽,有痰易咳,平时畏寒,易感冒,神疲乏力。语声低微,大便溏薄,舌苔白润,脉细弱。
[治法]补中益气固表。
[方药]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减:党参
总之,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,然有待进一步完善。首先,在治疗方法上存在不足,现代中医药方剂治疗慢性咽炎多注重疏风散热、养阴润燥、利咽祛痰,而对情志抑郁、瘀而化热所致的慢性咽炎治疗方剂甚少。其次,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实验研究多采用非特异性指标,特异性指标不多,在对照观察及统一疗效判定标准方面,需继续观察、总结与验证。 (姚曙韦华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