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在中风早期治疗中的作用
发布时间:2009-08-24作者/来源:
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,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。系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,导致急性症状,以偏瘫、语塞及昏迷等为常见,起病急骤是其共同特点。包括脑出血、脑梗塞、脑栓塞及脑血管痉挛等,后三者统称缺血性中风。
近年来,随着对针刺机理的深入研究,针刺在中风病的治疗及康复中疗效显著,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大量研究表明,针灸可使急性脑血管患者的脑部循环增加,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,增加病灶周围脑细胞的营养,改善皮层抑制状态,增强代偿机能,从而促进脑组织的修复。
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,但是很多人对于中风患者应该什么时期开始治疗却不太清楚。传统的观念认为,针灸多在中风的后遗症期进行。因此,许多脑中风患者经神经内科治疗结束后,再转全针灸治疗,结果常常使患者错过了早期针灸治疗,丧失了促进疾病康复的最后机会。
现代大量临床与实验证明,针刺对脑缺血的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,可以减轻脑水肿,减少梗塞体积,针刺则可抑制神经元调节,提高缺血后脑内病性神经营养固定的合成或释放。早期接受针刺干预治疗,能阻止病情继续发展,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,加速自然恢复过程,缩短病程,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,降低致残率;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,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园,故病情相对稳定者就可接受针刺治疗。一般情况,脑梗塞患者可在发病48小时后即可接受针刺治疗,脑出血发病2周后行针刺治疗。
康复中心 戴慧峰